昆明市实现县(市、区)“社银社邮”
合作网点全覆盖
11月19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召开2024年昆明市“社银社邮”合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市“社银社邮”合作取得的成果成效,结合当前便民利民服务举措,介绍昆明市“社银社邮”合作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社会保险中心、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以及合作银行和邮政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新闻发布会。
为打造“城市一刻钟,农村社区全覆盖”社保便民服务圈,昆明市积极探索与邮政、银行开展合作,截至目前,昆明市已开通社邮社银合作网点381个,人工代办点扩展到71个,自助服务点310个,全市16个县(市)区实现全覆盖,形成了以社保自主经办为主,“社邮”“社银”合作网点为补充的“一干多支”网点化服务格局,开通了48项高频服务事项,累计办理社保业务7980笔。社保办理实现了五个转变:
一是实现银行柜台向社保前台转变。按照“先易后难,成熟一家,推进一家”的工作思路,市社会保险中心先后与邮政、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农信社签订了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责义务、保密责任等内容。在网点设置上,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从方便群众就近就便的角度,各县(区)至少开设了一个人工代办点(甲类);在区域分布上,申报网点的地理位置原则上不得与已授权的第三方合作网点、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重叠或接近。截至目前,全市社邮社银合作网点实现了县(市、区)全覆盖,基本实现网点分布合理、服务群众到位、资源利用集约。
二是推进银行标准向社保标准转变。在推进社邮社银合作的过程中,以安全规范为准则,注重制度建设,在试点初期配合省社保局制定了《网点建设标准》《社邮合作经办服务点管理制度》《社邮合作经办服务点设立、退出制度》《办事人申诉举报及办事争议调解登记制度》等文件和规章制度,成为了全省推进社邮社银工作指导性文件。编写了《第三方合作网点业务清单操作流程》和《昆明市社保一体化合作网点服务规范》,通过标准的形式界定了“社保+银行+邮政”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明确了合作网点条件、建设标准、合作内容、合作程序、工作流程、经办人员日常管理、质量管理等内容,努力使社银社邮服务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加强经办风险管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不断完善联动协同工作机制,将邮政银行网点经办业务一并纳入社会保险风险防控范围。网点经办人员岗位授权前,必须先进行保密、安全教育,签订保密承诺书,建立授权人员台账,规范经办权限管理,形成控制闭环,确保基金、信息、数据“三安全”。各县区也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
三是实现引领示范向全面推广转变。为突出引领示范效应,在多点可办的基础上,相继打造了工行正义支行营业室、农行盘龙支行、建行正义路支行、邮政吴井路支局4个样板间,设立社保服务专区,合理规划业务办理区、政策宣传区、休息区等服务区域,设置社邮社银合作服务标识,优选综合素质高的社保服务代办工作人员,配备电脑、打印机、高拍仪、签批屏等办公设施设备,公告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材料范本和监督投诉渠道等;同时,加强与合作机构对接,将样板间的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在全市推广,要求新开设的合作网点,尽可能参照社邮社银样板间进行规划和服务,标识标牌由市分行统一制作和配发,鼓励各网点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化服务,实现全市所有合作网点既标准统一,又各具特色。
四是实现网点柜员向社保专员转变。启动初期,在省社保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昆明市官渡区制定了《社邮合作服务点经办人员交叉培训制度》,第一种方式:跟班学习。由合作网点选派经办人员前往社保经办机构窗口进行跟班学习,结合实际开展社保政策、业务操作、窗口服务礼仪、保密要求、应急处置等培训,确保合作网点社保业务顺利开展。合作网点启用初期,社保经办机构安排专人进行合作点现场驻点指导。第二种方式,轮换培训。合作网点启用后,一批合作点经办人员继续在社保经办机构窗口进行业务实习,另一批前往合作点进行业务经办,两批经办人员定期进行轮换,直至合作点经办人员对业务和政策基本熟悉。同时,五华区通过康乃馨会客厅、西山区通过移动课堂等方式(图片),建立了多元化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各经办点经办人员进行业务、政策集中培训,周期性安排专人到经办点位进行业务指导,听取经办点在业务经办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社保业务“沉得下”,合作网点“接得住”,把“银行柜员”转为“社保专员”,让群众走入社邮社银合作网点,立刻感受到温馨高效专业的服务。
五是实现办社保到银行到邮政的转变。为提高社银社邮合作的群众知晓率,市社会保险中心协同县区经办机构和各合作机构,开展了线上、线下全方位多渠道的立体宣传。线上,通过社邮双方微信公众号和昆明信息港、头条和抖音等第三方平台及时公布昆明市社银社邮网点地址和服务事项;线下社银社邮双方共同推进社保服务“康乃馨”行动,结合服务对象群体特点,针对性设定主题,走进农村、社区、产业园区和群众家中,深入军营、高校、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走访宣传活动粘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折页,公开服务事项、办理地址和服务电话。累计发放宣传折页10万份、发送告知短信7.8万条、微信推文浏览量超过10万+,“家门口的社保”宣传短视频被社保杂志和省内多家新媒体转发,营造线上线下融合,新老媒体相互补充,多方共同配合的良好氛围。